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资讯 > 考试大纲 > 正文

苏州大学考研诉讼法学《814专业课F》考试大纲

作者:东吴苏大考研网 来源:sudayz.com 浏览:2444 次 发布时间:2014/7/8

QQ:3007473870(俞老师)    微信号:kaoyan618(墨墨学姐)


【苏大考研微信扫一扫

======分割线======

苏州大学考研诉讼法学《814专业课F》考试大纲

030106诉讼法学《814专业课F》科目考察的内容

一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基本范畴

(一)民事诉讼

1、民事冲突的解决机制;

2、民事诉讼的概念、特点、内容;

(二)民事诉讼法

1、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点、性质;

2、民事诉讼法的体例与结构;

3、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4、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苏州大学考研资料下载查阅,请登录 东吴苏大考研网【www.sudayz.com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实

(二)民事诉讼模式

1、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别;

2、中国民事诉讼模式的特点。

(三)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

1、民事诉讼目的;

2、民事诉讼价值。

(四)诉

1、诉的含义;

2、诉的要素;

3、诉的分类;

4、诉的识别;

5、诉的合并与变更;

6、反诉

(五)诉权

1、诉权的概念;

2、关于诉权的几种学说;

3、诉权的内容及其功能;

4、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5、对诉权的保护。

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概述

1、基本原则的概念;

2、基本原则的作用;

3、基本原则的体系结构;

4、基本原则的分类及比较研究。

(二)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1、平等原则的含义和基础;

2、平等原则的内容;

3、平等原则的适用。

(三)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1、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的含义;

2、确立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的根据;

3、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的适用。

(四)自愿合法调解原则

1、自愿合法调解的含义;

2、调解原则的历史演变;

3、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的适用。

(五)辩论原则

1、辩论原则的含义;

2、辩论原则的内容;

3、辩论原则的适用

4、辩论原则与辩论主义的区别。

(六)处分原则

1、处分原则的含义;

2、处分原则建立的依据;

3、处分原则的适用。

(七)检察监督原则

1、检察监督原则的含义;

2、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

3、检察监督原则的适用。

四、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一)合议制度

1、合议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2、在不同审级及程序中合议制度的应用;

3、合议庭的组成与活动原则;

4、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二)回避制度

1、回避制度的含义与作用;

2、回避的情形;

3、回避的方式与程序。

(三)公开审判制度

1、公开审判制度的含义;

2、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3、不公开审理以及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四)两审终审制度

1、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2、确定两审终审制度的依据;

3、两个审级的不同职能及不同审级之间的关系。

五、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一)民事案件的主管

 1、主管的概念;

2、确定民事案件的主管的依据;

3、民事案件主管的范围;

4、法院主管民事案件与其他机构解决民事纠纷的关系。

(二)管辖的概述

1、管辖的概念;         

2、划分管辖的原则及其标准、确定管辖的意义;

3、管辖的分类;

4、管辖异议与管辖恒定。

(三)级别管辖

1、级别管辖的概念;    

2、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

3、不同级别法院受理不同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四)地域管辖

1、地域管辖的概念;  

2、一般地域管辖;

3、特殊地域管辖;

4、专属管辖与协议管辖;

5、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关系。

(五)移送管辖的指定管辖

1、移送管辖、指定管辖、案件管辖权的转移、移送管辖与指定管辖的作用和意义。 

2、移送管辖、管辖权转移与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的关系。

六、诉讼参加人

(一)当事人制度概述

1、当事人的概念、特点;           

2、当事人制度的构成;

3、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能力;

4、原、被告当事人的适格及正当当事人理论。

(二)共同诉讼人

1、共同诉讼的基本理论和意义;

2、必要共同诉讼人;

3、普通共同诉讼人。

(三)诉讼代表人

 1、代表人诉讼的基本理论和意义;

2、代表人诉讼的种类和要件;

3、诉讼代表人的权能;

4、代表人诉讼的一般程序。

(四)诉讼中第三人

1、诉讼中第三人概述;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五)诉讼代理人

1、诉讼代理人概述;

2、法定代理人;

3、委托代理人;

4、指定代理人。

七、民事诉讼证据

(一)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1、民事证据的概念、特征;  

2、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构成及其特点。

3、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和学理分类

(二)民事证明原理

1、证明对象;      

2、证明标准;

3、证明责任。

(三)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1、收集调查证据及其原则;      

2、保全证据的意义、程序和方法。

(四)审查核实证据与查明责任

1、审查核实证据的原则和方法;  

2、判断证据的要求与查明责任。

八、期间、送达

(一)期间

 1、期间的含义和分类;

2、期间的计算;

3、期间的迟误和顺延;

4、期日。

(二)送达

1、送达的概念与特点;

2、送达的方式;

3、送达回证;

4、送达的效力。

九、诉讼中的调解

(一)诉讼中调解概述

1、诉讼中调解的概念、性质; 

2、我国调解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二)诉讼中调解的原则

1、自愿原则;

2、合法原则;

3、查明事实与分清是非原则。

(三)诉讼中调解程序

1、调解的开始,进行与终了;

2、调解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关系。

(四)调解协议与调解书

1、调解协议的成立;

2、调解书的内容、效力。

十、财产保全、先予执行

(一)财产保全

1、财产保全的含义;

2、保全的分类及其要件;

3、保全的程序及失误的补救。

(二)先予执行

1、先予执行的含义和要件;

2、先予执行的案件范围;

3、先予执行的程序。

十一、普通程序

 (一)普通程序概述

1、普通程序概念、特点;

2、普通程序在诉讼程序中地位、作用与意义。

(二)起诉与受理

1、起诉的概念、条件和程序;

2、受理概念、意义与不予受理;

3、反诉的概念、条件和程序。

(三)审理前的准备

1、审理前准备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2、准备阶段的任务、事项和程序;

3、关于审理前准备程序的探讨。

(四)开庭审理

1、开庭审理的概念、形式与准备;  

2、庭审不同阶段的程序及其功能;

3、延期审理;

4、法庭笔录。

(五)几类特殊事项的处理

1、撤诉;   

2、缺席判决;

3、诉讼中止;

4、诉讼终结。

十二、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概述

1、简易程序概念、特点;

2、简易程序建立的基础、作用。

(二)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

1、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级法院;

2、适用简易程序的简单民事案件;

3、简易程序适用应注意的问题。

十三、第二审程序

(一)二审程序概述

1、二审程序概念、特点;

2、二审程序与两审终审制,一、二审的审级关系。

(二)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1、上诉权的权能和上诉要件; 

2、提出上诉和受理上诉案件的程序。

(三)对上诉案件的审理

1、审理前的准备;

2、开庭审理的原则与例外;

3、上诉审的审理职能。

(四)上诉案件的裁决与调解

1、上诉审法院的裁定、判决;

2、上诉案件的调解及调解书。

十四、审判监督和申请再审程序

(一)审判监督和申请再审概述

1、审判监督和申请再审程序的概念、特点;

2、审判监督和申请再审制度的结构及其功能。

(二)基于司法监督权启动的再审

1、审判监督权的含义、特点;

2、审判监督权的行使与适用范围;

3、启动再审的程序。

(三)基于检察监督权启动的再审

1、检察监督与抗诉权;

2、抗诉的法定事由;

3、抗诉的程序、意义。

(四)基于申请再审权启动的再审

1、申请再审与诉权;

2、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

3、申请再审的程序。

(五)再审案件的审判

1、不同再审法院及其不同的审判职能;

2、不同审级审结的案件的再审、提审适用的程序。

十五、民事判决、裁定、决定和命令

(一)判决

   1、判决的概念;  

2、判决的分类;

3、判决的内容;

4、判决的效力。

(二)裁定

 1、裁定的概念;  

2、裁定的适用范围;

3、裁定的内容和效力。

()决定

1、决定的概念、特点;  

2、决定的适用范围;

3、决定的内容、效力。

十六、特别程序

(一)特别程序概述

1、特别程序的概念、特点;

2、特别程序建立的基础;

3、我国特别程序适用的范围。

(二)各类案件的审理程序

1、选民资格案件审理程序;

2、宣告失踪、死亡案件审理程序;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案件审理程序;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审理程序。

十七、督促程序与公示催告程序

(一)督促程序概

1、督促程序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申请支付令的条件、形式;

3、法院对申请的审查、受理与发出;

4、债务人异议的提出与审查;

5、督促程序的终结。

(二)公示催告程序

1、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性质;

2、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和申请条件

3、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

4、除权判决;

5、对判决的补救。

二十、执行程序

(一)执行程序概述

1、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2、执行程序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3、执行的原则

(二)执行的一般规定。

1、执行的根据、执行的主体和对象;

2、执行案件的管辖;

3、执行担保、执行异议;

4、执行的承担。

(三)执行开始与执行措施

1、执行开始;

2、执行措施。

(四)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解和执行回转

   1、执行中止;                      

2、执行终结。

3、执行和解;

4、执行回转

二十一、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一)涉外民事诉讼概述

1、涉外民事诉讼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2、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与一般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

3、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1、涉外诉讼管辖权;

2、涉外诉讼管辖原则;

3、涉外诉讼管辖的种类

(三)送达、期间和财产保全

1、送达;      

2、期间;

3、财产保全。

(四)涉外诉讼与涉外仲裁

1、诉讼、仲裁的选择;

2、涉外仲裁中的保全;

3、仲裁裁决的执行;

(五)司法协助

1、司法协助的概念、意义;

2、司法协助的原则;

3、司法协助的种类;

4、一般司法协助;

5、对外国法院裁判的承认和执行

6、对国外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二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概述

(一) 刑事诉讼

1、诉讼的涵义

2、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3、狭义、广义的刑事诉讼

(二) 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1、刑事诉讼历史类型的概念

2、按刑事诉讼的阶级实质为标准划分

3、按刑事诉讼的表面特征为标准划分

(三) 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狭义、广义的刑事诉讼法

3、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及其特点

4、刑事诉讼法同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一)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1、刑事诉讼法的目的的概念

2、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

(三)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1、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的概念

2、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具体任务

三、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一) 人民法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

2、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

3、人民法院的领导方式

4、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义务

(二) 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职权的司法机关。

2、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

3、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方式

4、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义务

(三) 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的性质: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职权的司法机关。

2、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

3、公安机关的领导方式

4、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义务

(四) 刑事诉讼中的其他专门机关

1、国家安全部门

2、监狱

3、军队保卫部门

四、诉讼参与人

(一) 诉讼参与人

1、诉讼参与人的概念

2、诉讼参与人的特点

3、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二) 当事人

1、犯罪嫌疑人

2、被告人

3、被害人

4、自诉人

5、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6、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三) 其他诉讼参与人

1、法定代理人

2、诉讼代理人

3、辩护人

4、证人

5、鉴定人

6、翻译人员

五、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概述

1、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内容

(二)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1、本原则的法律依据

2、本原则的基本涵义

3、本原则的意义

(三) 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

1、本原则的法律依据

2、本原则的基本涵义

3、本原则的意义

(四) 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1、本原则的法律依据

2、本原则的基本涵义

3、本原则的意义

(五) 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追诉的原则

1、本原则的法律依据

2、本原则的基本涵义

3、本原则的意义

(六) 审判公开原则

1、本原则的法律依据

2、本原则的基本涵义

3、本原则的意义

(七)两审终审原则

1、本原则的法律依据

2、本原则的基本涵义

3、本原则的意义

第八节 刑事诉讼中的其它原则

六、管辖

(一) 刑事诉讼管辖概述

1、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

2、刑事诉讼管辖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3、刑事诉讼管辖的意义

(二) 立案管辖

1、立案管辖的概念

2、划分立案管辖的依据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4、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5、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

(三) 审判管辖

1、审判管辖的概念

2、级别管辖的涵义及具体规定

3、地区管辖的涵义及具体规定

4、指定管辖

(四) 专门管辖

1、专门管辖的概念

2、专门管辖的具体规定

七、回避

(一)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1、回避的概念

2、回避的意义

(二) 回避的理由和人员范围

1、回避的理由

2、回避的人员范围

(三) 回避的种类

1、自行回避

2、申请回避

3、指令回避

(四) 回避的程序

1、回避的提出

2、回避的决定

3、回避的复议

八、辩护与代理

(一) 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1、辩护制度的概念

2、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3、我国辩护制度的意义

(二) 辩护人的范围和辩护的种类

1、辩护人的范围

2、辩护的种类

(三) 辩护人的任务和地位

1、辩护人的任务

2、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四) 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辩护人的诉讼权利(8个方面)

2、辩护人的诉讼义务

(五)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1、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2、刑事诉讼代理的意义

3、刑事诉讼代理的种类

九、证据

(一)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证据的概念

2、证据的特征

3、证据的意义

(二) 证据的种类

1、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鉴定结论

6、勘验、检查笔录

7、视听资料

(三) 理论上的证据分类

1、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2、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3、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4、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四) 刑事诉讼证明

1、证明对象

2、证明标准

3、证明责任

(五) 收集证据

1、收集证据的概念

2、收集证据的任务

3、收集证据的意义

4、收集证据的一般原则

(六) 审查判断证据

1、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

2、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

3、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

4、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

十、强制措施

(一) 强制措施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1、强制措施的概念

2、强制措施的特征

3、强制措施的性质

4、强制措施的作用

(二) 拘传

1、概念

2、与传唤的比较

3、适用的程序

(三) 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的概念

2、取保候审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3、取保候审的方式

4、被取保候审的人应遵守的规定

5、取保候审的期限

(四) 监视居住

1、监视居住的概念

2、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3、监视居住的人应遵守的规定

4、监视居住的期限

(五) 刑事拘留

1、刑事拘留的概念

2、刑事拘留的对象

3、刑事拘留与民事拘留、行政拘留的比较

4、刑事拘留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六) 逮捕

1、逮捕的概念

2、逮捕的条件

3、逮捕的提请、批准和决定

4、逮捕的执行

(七)扭送

1、扭送的概念

2、扭送的对象

十一、附带民事诉讼

(一)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1、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2、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二)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损失

2、必须是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3、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4、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

(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的概念和范围

2、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的概念和范围

4、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四)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中止与终结

1、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2、附带民事诉讼的中止

3、附带民事诉讼的终结

(五)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及赔偿原则

1、附带民事诉讼的和解与调解

2、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组织

3、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

十二、期间和送达

(一) 期间

1、期间的概念

2、期间与期日的区别

3、主要的期间规定

4、期间的计算

5、期间的耽误

(二) 送达

1、送达的概念

2、送达的意义

3、送达的要求

4、送达的方式

十三、立案

(一) 立案概述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任务

3、立案的意义

(二)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1、立案的材料来源

2、立案的条件

(三) 立案的程序

1、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3、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

4、对不立案的监督

十四、侦查

(一) 侦查概述

1、侦查的概念及特征

2、侦查的任务

3、侦查的意义

(二) 侦查工作的原则

1、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

2、迅速、及时的原则

3、客观全面的原则

4、保守秘密的原则

(三) 侦查工作的方法

1、讯问犯罪嫌疑人

2、询问证人

3、询问被害人

4、勘验、检查

5、搜查

6、扣押物证、书证

7、鉴定

8、通缉

(四) 侦查终结

1、侦查终结的概念

2、侦查终结的条件

3、侦查终结的处理方式

4、侦查羁押期限

十五、提起公诉

(一) 提起公诉概述

1、提起公诉的概念

2、提起公诉阶段的任务

3、提起公诉的意义

(二) 审查起诉

1、审查起诉的概念

2、审查起诉的内容

3、审查起诉的程序和方法

4、审查起诉的期限

(三) 提起公诉和不起诉

1、提起公诉(概念、条件、起诉书的制作)

2、不起诉(概念、条件、种类、处理程序)

(四) 出庭支持公诉

1、出庭支持公诉的概念与意义

2、出庭支持公诉的任务

3、出庭支持公诉的准备

4、公诉人在法庭审判中的地位

十六、审判概述

(一) 审判概述

1、审判的概念

2、审判的特点

3、审判的任务和意义

4、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二) 审判组织

1、审判组织的概念

2、独任制

3、合议制

4、审判委员会

十七、第一审程序

(一) 第一审程序概述

1、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2、第一审程序的任务

3、第一审程序的意义

(二) 对公诉案件的审查

1、对公诉案件的审查的概念

2、对公诉案件的审查的具体内容

(三) 开庭审判

1、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2、开庭审判(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的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四) 延期、中止审理和一审期限

1、延期审理的概念及具体情形

2、中止审理的概念及具体情形

3、第一审的期限

(五) 判决、裁定和决定

1、判决

2、裁定

3、决定

(六)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1、自诉案件的概念

2、自诉案件的范围(三类)

3、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

(七)简易程序

1、简易程序的概念

2、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范围

3、简易程序审理的特点

十八、第二审程序

(一) 第二审程序概述

1、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2、第二审程序的任务

3、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二) 提出上诉、抗诉的程序

1、上诉和上诉人的范围

2、抗诉与抗诉机关

3、提出上诉的方式和程序

4、提出抗诉的方式与程序

5、提出上诉、抗诉的理由

6、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

(三)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审判

1、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全面审查

2、第二审的审理方式(直接审理、书面审理、调查讯问式的审理)

(四) 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决定

1、维持原审判决

2、变更原审判决

3、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五) 上诉不加刑原则

1、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涵义

2、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3、运用上诉不加刑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十九、死刑复核程序

(一)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

3、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二) 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1、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权

2、复核的内容

3、复核的方法

4、复核后的处理

(三) 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1、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

2、复核的内容

3、复核的方法

4、复核后的处理

二十、审判监督程序

(一) 审判督程序概述

1、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2、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特点

3、审判监督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4、审判监督程序的任务和意义

(二)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1、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2、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3、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三)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1、重新审理的法院及对申诉的审查处理

2、重新审判的程序

3、重新审理后的裁决

4、再审期限

二十一、执行

(一) 执行概述

1、执行的概念

2、执行的依据

3、执行的意义

(二)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1、宣告无罪和免除刑事处罚的判决的执行程序

2、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的执行程序

3、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判决的执行程序

4、判处拘役的判决的执行程序

5、判处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的执行程序

6、判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的执行程序

(三) 执行的变更

1、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2、监外执行

3、减刑

4、假释

(四)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

1、对新罪的处理

2、认为判决有错误和对罪犯申诉的处理

 

 

  2012苏州大学考研814专业课F(诉讼法学)考试大纲.pdf

==========分割线==========

2025苏大考研高分学长学姐1对1辅导,仅168/课时,微信咨询:kaoyan618



  • 电话咨询

  • 1对1辅导,168/课时
  • 电子邮箱

  • kaoyan618(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