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资讯 > 考试大纲 > 正文

苏州大学考研法学《605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作者:东吴苏大考研网 来源:sudayz.com 浏览:5061 次 发布时间:2014/7/4

QQ:3007473870(俞老师)    微信号:kaoyan618(墨墨学姐)

Tips:苏大通知文件请以学校或学院官网为准,本站机构非学校。


【苏大考研微信扫一扫

======分割线======

苏州大学考研《605专业基础课(1)》考试大纲

605专业基础课: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科目考查的内容范围

===============================================

一、法理学

(一)法学学

1、法学的研究对象、性质

2、法学的目的和功能

3、法学方法

4、法学历史

 (二)法理学

1、法理学释义

2、法理学的对象与功能

3、法理学的体系

4、法理学发展史

苏州大学考研资料下载查阅,请登录 东吴苏大考研网【www.sudayz.com

(三)法律的渊源与分类

1、法律的一般渊源

2、当代中国法律渊源

3、法的主要分类

 (四)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及其历史

2、中国现行法律体系

 (五)法律效力

1、法律效力释义

2、法律效力范围

3、法律效力的竞争与冲突

4、法律位阶

 (六)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释义

2、法律关系主体

3、法律关系客体

4、法律事实

 (七)法律作用

1、法律作用概述

2、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3、法律作用的限度

 (八)法律与社会

1、法律与经济

2、法律与政治

3、法律与道德

4、法律与法律意识

 (九)法律要素

1、法律要素的涵义及分类

2、法律规则

3、法律原则

4、法律概念

 (十)法律价值

1、法律价值释义

2、法律与秩序

3、法律与正义

4、法律与自由

 (十一)基本法律概念

1、权利、义务和权力

2、权利、权力和义务三者间的关系

3、人权

 (十二)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概念

2、法律责任的构成

3、法律责任的实现

 (十三)法律的概念

1、法和法律的涵义

2、法律的本质

3、法律的基本特征

 (十四)法律的生成

1、法律生成释义

2、法的制定

3、法律整理

 (十五)法律的实现

1、法律实现的概念

2、守法

3、执法

4、司法

 (十六)法律方法

1、法律解释

2、法律推理

3、疑难案件的处理

 (十七)法律程序

1、法律程序概述

2、三大法律程序原则

 (十八)法律职业

1、法律职业概述

2、法律职业思维

3、法律职业伦理

 (十九)法的安定与监督

1、法的安定

2、法的违犯

3、法律监督

4、司法审查

 (二十)法律发展

1、法律发展概述

2、法律发展的三个时代

3、法律现代化

4、法律发展中的文化交融与继承

5、世界法

 (二十一)法治

1、法治概念

2、建设法治国家

=========================================

二、宪法

(一)宪法总论

1.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定义、特征、本质、分类

2.宪法的历史发展

3.宪法的创制:宪法制定、宪法形式、宪法结构、宪法规范

4.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5.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二)基本权利

1.基本权利概述:基本权利的概念、特征、主体、分类、性质

2.基本权利的原则:人的尊严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普通原则、平等原则、必要限制原则

3.基本自由:生命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私生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表达自由

4.政治权利:选举权、监督权。

5.社会权利:私有财产权与继承权、劳动权与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文化权

6.权利救济权:申诉权与控告权、国家赔偿请求权

 (三)国家机构

1.国家机构概述:国家机构的概念、特点、体系模式、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国家权力机关:代议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与调查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其选举制度

3.国家元首与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元首、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

4.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国家审判机关与国家检察机关: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6.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联邦制与单一制、我国的单一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宪法实施

1.违宪审查:违宪审查的概念、违宪审查的模式、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2.宪法的司法适用:宪法司法适用的含义、正当性、方式

3.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

4.宪政实现:宪政的含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实现宪政的基本条件

========================

三、民法

第一部分 民法总论

(一)民法导论

(二)民法概述

1.民法的概念

2.民法的调整对象

3.民法的性质和特征

4.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5.民法的渊源

6.民法的解释

 (三)民法基本原则

1.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2.民法的基本原则内容

 (四)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3.民事法律事实

4.民事权利

 (五)自然人及合伙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3.监 护

4.自然人的户籍、住所

5.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6.个人合伙

 (六)法 人

1.法人制度概述

2.法人的分类

3.法人的成立

4.法人的民事能力

5.法人机关和分支机构

6.法人的变更和终止

 (七)物与财产

1.物

2.货币和有价证券

 (八)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2.民事行为的成立

3.意思表示

4.民事行为的效力

5.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九)代理

1.代理概述

2.代理的分类

3.代理权及其行使

4.无权代理

5.表见代理

6.代理的终止

 (十)诉讼时效

1.时效制度概述

2.诉讼时效概述

3.诉讼时效的种类

4.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

5.诉讼时效的效力

6.期 限

 第二部分   物权法

(一)物权概述

1.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物权的客体

3.物权的效力

4.物权的取得和行使

 (二)物权法概述

1.物权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我国《物权法》制定的过程和意义

3.物权法的性质

4.物权法的体系

 (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物权法定原则

2.平等保护原则

3.公示、公信原则

 (四)物权变动的一般原理

1.物权变动的含义

2.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3.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五)不动产登记

1.不动产登记的概念和特征

2.不动产登记的效力

3.登记机构的审查义务

4.更正登记和异议登记

5.预告登记

6.登记机构的责任

 (六)动产交付

1.关于交付的概念和效力问题

2.有关交付的特殊规则

(七)所有权的一般原理

(八)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

(九)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专有权

3.共有权

4.管理权

 (十)相邻关系

(十一)共有制度

1.按份共有

2.共同共有

(十二)用益物权概述

(十三)土地承包经营权

(十四)建设用地使用权

1.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特征

2.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定

3.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

4.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效力

(十五)宅基地使用权

(十六)地役权

1.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

2.地役权的设定与内容

3.地役权的消灭

(十七)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

(十八)抵押权

1.抵押权概述

2.抵押权的取得

3.抵押物

4.抵押权人的权利

5.抵押人的权利

6.特殊抵押

(十九)质权

1.质权概述

2.动产质权

3.权利质权

(二十)留置权

(二十一)占有

 第三部分   债权法(含侵权行为法)

(一)绪论

(二)债的概述

1.债的概念与特征

2.债的法律关系(要素)

3.债的分类

4.债的效力

(三)债的担保

1.债的担保特征

2.保证人的保证

3.定金担保

(四)债的转移与变更

1.债的转移

2.债的变更

(五)债的消灭

1.债的消灭的概念与效力

2.债的消灭的原因

(六)侵权之债

1.侵权之债的概述

2.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

3.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4.侵权损害纠纷的处理

(七)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1.不当得利

2.无因管理

(八)合同概述

1.合同的概念

2.合同的分类

(九)合同的订立

1.合同的订立程序

2.合同的内容

3.合同的形式

(十)合同效力

1.合同的生效条件

2.效力待定合同

3.无效合同

4.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十一)合同的履行

1.合同履行的概述

2.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3.合同履行中的第三人

4.合同保全

(十二)合同的解除

1.合同解除概述

2.合同的解除权

3.合同解除的效力

4.合同解除权的消灭

5.预期违约与合同解除

(十三)违约责任

1.违约责任概述

2.违约行为

3.违约责任形式

(十四)有名合同

 =============================

四、刑法

《中国刑法基本原理》 (纲目)

 刑法学导言

一、什么是刑法学

二、刑法学的基本原理

三、刑法学的学科体系

四、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编 刑法绪论

第一章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及特征

刑法的本质与功能

刑法的目的与任务

刑法的渊源和类型

第二章 刑法制定

刑法的制定根据

法律根据

二、实践根据

刑法的制定程序

刑法制定程序的定义

二、提出刑法案议案

三、审议刑法案议案

四、通过刑法案议案

五、公布刑法

刑法的修改与完善

1979年刑法的评价

二、我国刑法的修订过程

三、刑法总则部分的主要修改

四、刑法分则部分的主要修改

第三章 刑法规范

刑法规范概说

一、规范与法律规范

二、刑法规范及其类型

刑法规范中的概念

一、法律概念及其功能

二、法律概念的基本分类

刑法规范中的规则

一、法律规则及其结构

二、法律规则的要素说

刑法规范中的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定义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三、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提出与辨析

第四章 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及其类型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五、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

罪刑相当原则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思想渊源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化及其内容

四、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适用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一、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思想渊源

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确立

三、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适用

四、我国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 刑法体系

刑法的内部体系

一、刑法的结构体系

二、刑法的篇章节体系

三、刑法的条款项体系

刑法的外部体系

一、典籍式

二、混合式

三、编纂式

刑法的本质体系

一、犯罪与刑事责任体系

二、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

第六章 刑法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概述

二、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

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我国刑法生效和效力终止的时间

二、刑法的溯及力

三、刑法时间效力若干问题的法律适用

第二编 犯罪成立及其认定

第七章 犯罪概述

犯罪的概念

犯罪的一般定义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一般分析

犯罪的本质

一、法益及其功能

二、社会危害与法益侵害

三、刑法法益及其确认

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

二、犯罪的法定分类

犯罪的标准

以犯罪成立条件为基本标准

二、以刑法规范的规定为修正标准

三、以立法与司法解释为重要补充

第八章 犯罪成立

第一节 犯罪成立理论的梳理

一、英美犯罪成立理论

二、德日犯罪成立理论

三、苏中犯罪构成理论

第二节 犯罪成立理论分析

犯罪客体与刑法法益

二、犯罪构成与刑法法益

三、犯罪构成及其要素和寓居的方面

四、犯罪构成与犯罪形态

第三节 犯罪成立要件的重构

一、犯罪成立的界定

二、犯罪概念与犯罪成立的关系

三、犯罪成立的具体要件

第九章 犯罪客观要件

第一节 犯罪客观要件概说

一、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特征

二、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

三、犯罪客观要件的意义

第二节 侵害行为

一、侵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侵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侵害对象

一、侵害对象的概念

二、研究侵害对象的意义

第四节 侵害结果

一、侵害结果的概念和特征

二、侵害结果的分类

三、研究侵害结果的意义

第五节 因果关系

一、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第六节 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

第十章 犯罪主体要件

第一节 犯罪主体要件概说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二、犯罪主体的基本特征

三、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

一、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概念与分类

二、一般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构成条件

三、特殊自然人犯罪主体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第三节 法人犯罪主体

一、法人犯罪主体的概念

二、法人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

三、研究法人犯罪主体的意义

第四节 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

一、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主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单位犯罪主体与法人犯罪主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对单位犯罪的处罚

第十一章 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主观要件概说

一、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和内容

二、研究犯罪主观要件的意义

三、罪过的内容与形式

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犯罪动机与目的

一、基本范畴及二者的关系

二、研究二者的意义

意外事件

一、意外事件的概念

二、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异同

第十二章 正当化事由

第一节 正当化事由概说

一、正当行为的概念

二、研究正当行为的意义

第二节 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第四节 其他正当化事由

一、正当业务行为

二、履行职务的行为

三、法令行为

四、自救行为

五、自损行为

六、权利人承诺的行为

第十三章 犯罪形态(1):未完成罪

未完成罪概说

一、未完成罪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二、未完成罪的范围

三、未完成罪的犯罪构成

犯罪预备

一、犯罪预备的定义

二、犯罪预备的特征

三、犯罪预备的类型

四、犯罪预备的处罚

第三节 犯罪未遂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

三、犯罪未遂的类型

四、犯罪未遂的处罚

第四节 犯罪中止

一、犯罪中止的定义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

三、犯罪中止的类型

四、犯罪中止的处罚

第十四章 犯罪形态(2):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说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二、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关系

三、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认定

一、主体方面的认定

二、主观方面的认定

三、客观方面的认定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一、共同犯罪中的未完成形态的问题

二、片面共犯的问题

三、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的问题

四、共同犯罪中的身份的问题

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

一、一般共同犯罪

二、聚众共同犯罪

三、集团共同犯罪

第五节 共同犯罪认定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共同犯罪人分类标准的聚讼

二、主犯、从犯、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三、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第十五章 犯罪形态(3):单复数罪

第一节 单复数罪概说

一、单复数罪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二、罪数判断标准的聚讼

三、罪数分类的聚讼

第二节 单数犯罪

一、实质的一罪

二、法定的一罪

三、处断的一罪

第三节 复数犯罪

一、同种数罪

二、异种数罪

第三编   刑事责任及其实现

第十六章 刑事责任概述

第一节 刑事责任的概念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聚讼

二、定义刑事责任的思路

三、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目的

一、特殊预防

二、一般预防

三、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关系

第三节 刑事责任的根据

一、设定刑事责任的根据

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四节 刑事责任的原则

一、刑事责任必究原则

二、刑事责任自负原则

三、刑事责任及时原则

第五节 刑事责任的进程

一、刑事责任的产生

二、刑事责任的确认

三、刑事责任的实现

第六节 刑事责任的地位

一、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

二、刑事责任在刑法学中的应有地位

第十七章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1):刑罚

第一节 刑罚概说

一、刑罚

二、刑罚权

三、刑罚功能

第二节 刑罚体系

一、刑罚体系

二、我国的刑罚体系

主刑

一、主刑概念

二、管制

三、拘役

四、有期徒刑

五、无期徒刑

六、死刑

第四节 附加刑

一、附加刑概念

二、罚金

三、剥夺政治权利

四、没收财产

五、驱逐出境

六、剥夺军衔、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

第十八章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2):非刑罚处罚

第一节 非刑罚处罚概说

一、非刑罚处罚的概念

二、适用非刑罚处罚的条件

第二节 非刑罚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训诫

二、责令具结悔过

三、责令赔礼道歉

四、责令赔偿损失

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第十九章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3):有罪宣告

第一节 有罪宣告概说

一、有罪宣告的概念

二、有罪宣告的属性

三、有罪宣告的意义

第二节 有罪宣告的适用

有罪宣告的条件

二、适用有罪宣告的机关

三、有罪宣告的后果

第二十章 刑事责任的裁量

第一节 刑事责任裁量情节

一、刑事责任裁量情节概念

二、法定情节

三、酌定情节

四、累犯情节

五、自首情节

六、立功情节

第二节 刑事责任裁量制度

一、从重、从轻、减轻与免除处罚制度

二、数罪并罚制度

三、缓刑制度

第二十一章 刑事责任的实现

第一节 刑事责任实现概说

一、刑事责任实现的概念

二、刑事责任实现的原则

三、刑事责任实现的效益

第二节 刑事责任实现的常规方式

一、刑事责任实现的常规方式(1):刑罚执行

二、刑事责任实现的常规方式(2):实用非刑罚刑事处罚方法

三、刑事责任实现的常规方式(3):免予刑事处分

第三节 刑事责任实现的变更执行

一、缓刑

二、减刑

三、假释

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执行

第二十二章 刑事责任的消灭

第一节 刑事责任消灭概说

刑事责任消灭的概念

二、刑事责任消灭事由

第二节 时效

一、时效的种类

二、追诉时效的期限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

第三节 赦免

一、大赦

二、特赦

第四编 刑法适用

第二十三章 刑法适用概述

第一节 刑法适用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刑法适用的原则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二、法治原则

三、公平原则

第三节 刑法适用的方法

一、系统方法

二、解释方法

三、推理方法

第四节 刑法适用的理念

一、谦抑思想

二、人权保障思想

三、公正功利价值协调思想

第五节 刑法适用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第二十四章 罪之适用

第一节 定罪概说

一、定罪的定义及特征

二、定罪的原则

定罪的内容

第二节 犯罪情节与定罪

一、犯罪情节与犯罪成立要件的关系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情节犯的类型和模式

第三节 认识错误与定罪

一、认识错误的概念与分类

二、行为人对法律规定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三、行为人对与行为有关的事实的认识错误与定罪

第四节 罪数与定罪

一、一罪认定中的特殊规定

二、数罪认定中的特殊规定

第二十五章 刑之适用

第一节 量刑概说

一、量刑定义与特征

二、量刑的地位

三、量刑的世界性趋势

第二节 量刑根据和原则

一、量刑根据

二、量刑原则

第三节 量刑偏差与量刑方法

量刑偏差

二、量刑方法

第二十六章 刑法解释适用

刑法解释概说

刑法解释的概念

二、刑法解释的基本原理

二、刑法解释的分类

第二节 刑法立法解释

一、刑法立法解释的概念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形式

三、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

第三节 刑法司法解释

一、刑事司法解释的概念

二、刑事司法解释的分类

三、刑事司法解释的效力

刑法学理解释

刑法学理解释的概念

刑法学理解释的分类

刑法学理解释的意义

刑法任意解释

刑法任意解释的概念

刑法任意解释的分类

刑法任意解释的意义

第二十七章 刑事判例适用

刑事判例概说

刑事判例的历史沿革

刑事判例与相关范畴

刑事判例的价值

第二节 刑事判例的运作机制

一、国外刑事判例的基本运作过程

二、我国刑事判例运作机制的建构

第三节 刑事判例适用技术

一、区别技术

二、法律推理

判例规避

第二十八章 国际刑法的适用

第一节 国际刑法适用概说

一、国际刑法的概念与渊源

二、国际犯罪的概念及种类

三、中国与国际刑法

四、国际刑法的适用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直接适用

一、国际特设刑事法庭

二、国际刑事法院

第三节 国际刑法的间接适用

一、国际刑法规范在国内刑法中的确认和体现

二、国际刑法国内适用中的几个共性问题

第四节 国际刑事合作

一、国际刑事合作的基本含义

二、国际刑事合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十九章 我国区际互涉刑事案件的刑法适用

第一节 我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一、我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内涵及成因

二、解决我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原则

三、解决我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具体规则

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一、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

中国刑法罪刑适用》(纲目)

第一编 罪刑适用绪论

第一章 罪刑适用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罪刑适用与刑法适用的关系

第二节 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

第三节 刑法典、单行刑法及刑法解释的关系

第二章 法条结构

第一节 罪名

第二节 罪状

第三节 法定刑

第三章 法条竞合

第一节 法条竞合的概念

第二节 法条竞合的分类

第三节 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

第四章 罪名体系

第一节 外国刑法的罪名体系

第二节 我国刑法的罪名体系

第三节 罪名体系的重新整合

第二编 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

第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 故意杀人罪(第232条)

第二节 过失致人死亡罪(第233条)

第三节 故意伤害罪(第234条)

第四节 强奸罪(第236条 )

第五节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第237条 )

第六节 非法拘禁罪(第238条)

第七节 绑架罪(第239条)

第八节 拐卖妇女、儿童罪(第240条)

第九节 诬告陷害罪(第243条)

第十节 非法搜查罪(第245条)

第十一节 非法侵入住宅罪(第245条)

第十二节 侮辱罪(第246条)

第十三节 诽谤罪(第246条)

第十四节 刑讯逼供罪(第247条)

第十五节 暴力取证罪 (第247条)

第十六节 虐待被监管人罪(第247条)

第十七节 报复陷害罪(第254条)

第十八节 破坏选举罪(第256条)

第十九节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第257条)

第二十节 重婚罪(第258条)

第二十一节 虐待罪(第260条)

第二十二节 遗弃罪(第261条)

第二十一节 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十二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六章 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抢劫罪(263条)

第二节 盗窃罪(第264条)

第三节 诈骗罪(第266条)

第四节 侵占罪(第270条)

第五节 职务侵占罪(第271条 )

第六节 挪用资金罪(第272条 )

第七节 敲诈勒索罪(第274条)

第八节 其他侵犯财产罪

第八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三编 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

第七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 )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条、第115条 )

第三节 破坏交通工具罪(第116条、第119条 )

第四节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第120条)

第五节 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第六节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第126条)

第七节 重大飞行事故罪(第131条)

第八节 交通肇事罪(第133条)

第九节 重大责任事故罪(第134条)

第十节 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十一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140条)

第二节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第143条)

第三节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第146条)

第四节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第147条)

第五节 其他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六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虚报注册资本罪(第158条)

第二节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第161条)

第三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163条)

第四节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第167条)

第五节 其他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六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3):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伪造货币罪(第170条)

第二节 持有、使用假币罪(第172条)

第三节 高利转贷罪(第175条)

第四节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第177条)

第五节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第180条)

第六节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第186条 )

第七节 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第188条)

第八节 逃汇罪(第190条)

第九节 骗购外汇罪(第190条)

第十节 洗钱罪(第191条)

第十一节 其他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十二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一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金融诈骗罪

第一节 集资诈骗罪(第192条)

第二节 贷款诈骗罪(第193条)

第三节 票据诈骗罪(第194条 )

第四节 信用卡诈骗罪(第196条)

第五节 保险诈骗罪(第198条)

第六节 其他金融诈骗罪

第七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二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5):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一节 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3条)

第二节 假冒专利罪(第216条)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罪(第217条)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19条)

第五节 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六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6):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一节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221条)

第二节 虚假广告罪(第222条)

第三节 合同诈骗罪(第224条)

第四节 非法经营罪(第225条)

第五节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第228条)

第六节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第229条   

第七节 其他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八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四章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1):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一节 妨害公务罪(第277条)

第二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第280条 )

第三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第280条 

第四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5条)

第五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

第六节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第290条 

第七节 聚众斗殴罪(第292条 )

第八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第291条之一)

第九节 寻衅滋事罪(第293条)

第十节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294条 )

第十一节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294条 

第十二节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第296条)

第十三节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第298条)

第十四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第300条 )

第十五节 聚众淫乱罪(第301条 )

第十六节 赌博罪(第303条)

第十七节 其他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十八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五章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2):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一节 故意损毁文物罪(第324条 )

第二节 倒卖文物罪(第326条)

第三节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第328条 )

第四节 其他妨碍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六章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3):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一节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330条)

第二节 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第332条)

第三节 医疗事故罪(第335条)

第四节 非法行医罪(第336条 )

第五节 其他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七章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4):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一节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338条)

第二节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第340条)

第三节 非法狩猎罪(第341条 )

第四节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第342条)

第五节 滥伐林木罪(第345条 )

第六节 其他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八章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一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第二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第三节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

第四节 其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五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十九章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6):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一节 组织卖淫罪(第358条 )

第二节 强迫卖淫罪(第358条 )

第三节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第359条 )

第四节 传播性病罪(第360条 )

第五节 其他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六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章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7):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一节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363条 )

第二节 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第364条 )

第三节 组织淫秽表演罪(第365条)

第四节 其他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五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四编侵犯国家法益的犯罪

第二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节 背叛国家罪(第102条)

第二节 分裂国家罪(第103条 )

第三节 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 )

第四节 间谍罪(第110条)

第五节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第111条)

第六节 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七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二章 走私罪

第一节 走私武器、弹药罪(第151条 )

第二节 走私淫秽物品罪(第152条)

第三节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第153条)

第四节 其他走私罪

第五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三章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一节 逃税罪(第201条)

第二节 抗税罪(第202条)

第三节 骗取出口退税罪(第204条 )

第四节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第205条)

第五节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第209条)

第六节 非法出售发票罪(第209条 第4款)

第七节 其他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八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四章 妨害司法罪

第一节 伪证罪(第305条)

第二节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第306条)

第三节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第307 

第四节窝藏、包庇罪(第310条)

第五节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第313条)

第六节 组织越狱罪(第317条 )

第七节 其他妨害司法罪

第八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五章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一节 偷越国(边)境罪(第322条)

第二节 其他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三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六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一节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第368条 )

第二节 阻碍军事行动罪(第368条 

第三节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第369条)

第四节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第370条)

第五节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第372条)

第六节 接送不合格兵员罪(第374条)

第七节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第375条)

第八节 其他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九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七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一节 贪污罪(第382条)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第384条)

第三节 受贿罪(第385条)

第四节 单位受贿罪(第387条)

第五节 行贿罪(第389条)

第六节 介绍贿赂罪(第392条)

第七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第395条 )

第八节 私分罚没财物罪(第396条 

第九节 其他贪污贿赂罪

第十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八章 渎职罪

第一节 滥用职权罪(第397条)

第二节 玩忽职守罪(第397条)

第三节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第398条)

第四节 徇私枉法罪(第399条 )

第五节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第399条 

第六节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第402条)

第七节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第404条)

第八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第406条)

第九节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第410条)

第十节 放纵走私罪(第411条)

第十一节 商检失职罪(第412条 )

第十二节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第414条)

第十三节 其他渎职罪

第十四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第二十九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一节 战时违抗命令罪(第421条)

第二节 隐瞒、谎报军情罪(第422条)

第三节 投降罪(第423条)

第四节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第425条)

第五节 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第426条)

第六节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第429条)

第七节 军人叛逃罪(第430条)

第八节 逃离部队罪(第435条)

第九节 虐待部属罪(第443条)

第十节 其他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十一节 罪之比较与适用

一、本章罪之比较

二、与他章罪之比较

三、案例适用


  2012苏州大学考研605专业基础课(1)考试大纲.pdf

==========分割线==========

2025苏大考研高分学长学姐1对1辅导,仅168/课时,微信咨询:kaoyan618



  • 电话咨询

  • 1对1辅导,168/课时
  • 电子邮箱

  • kaoyan618(微信号)